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首页 >> 机关建设 >> 内容详情

机关建设

丹心向党——党史学习个人体会7(侯闯)
2021-06-02 14:40:13

80后,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我,85年出生在吉林一个乡村,典型的80后,与许许多多的80后一样,我们是伴随祖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更是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在80后人生30多年中,我们身处和平、发展的主旋律中,见证了党带领大家由贫穷到富庶、从物质匮乏到各种资源丰富……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一直发生着,下面结合我自身的经历谈下改革开放的一些感悟。

一、我身边感受到的改革开放

作为一名80后,虽没有完整的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但三十多年身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85年我刚刚出生,此时我的父母正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经历过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相信付出的越多收获自然就更多。1989年由于父母辛勤的劳作,终于从15平米的危房搬到了近80平带院子的房子中,此后家中又搬迁了三次,每次都比前面的房子更加宽敞明亮,到了2006年响应国家提出的小城镇建设政策,在当地的镇中心建起了商品房,可以说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问题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 

1992年我们家里开始有了黑白电视机,这时候已经能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了。诸如《灌篮高手》、《龙珠》《变形金刚》等优秀动画片,这些动画片中的人物饱满,有喜怒哀乐,故事有情节,思想积极向上,丰富了我的课后娱乐时间。这背后是我们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开启了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我查阅了相关数据,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超过2.49亿学子参加了高考,当然我也是这其中的一份子。除了选拔人才,高考更实现了社会流动、促进了社会公平。40多年来,高考始终佐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风气。高考让广大人民群众相信,通过努力学习知识,就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深造,从而改变自身命运,使未来更加光明,人生更加精彩。

1998年11月腾讯成立,创办QQ,虽经历了一些资金上的困难,但最终QQ还是大获成功,改革开放为马化腾提供了舞台;1999年马云等人创办阿里巴巴,打开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大门。从这时开始,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了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出生于这个巨变的时代,从小到大,我见证并经历了人们的手机由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到如今的拥有手机便知天下事,人们购物由一开始纯线下购物转变为现在的线上线下结合,线下的门店也逐渐由原来的销售功能转变为体验为主。互联网让我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同时也警醒着我们这一代青年如果不顺应时代追求创新,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里,岌岌无名。

5月22日袁隆平去世,举国伤悼,互联网上热泪成海。值得注意的是,90后、00后青年人对这位老人的无限崇敬和哀思。“别哭了,上吧。我们不能一辈子躲在老一辈的后面仰望他们的背影。”这是一位年轻网友发布的一条高赞评论。停放袁隆平遗体的殡仪馆外,有数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前来悼念,大家手捧鲜花排着长队,与袁老做最后告别。在长沙,花店免费提供菊花,司机免费提供接送,还有爱心人士为大家提供免费食物和水,而更多无法到场的人也都自发在网络上向这位让大家吃饱饭的老人表达了自己的怀念,无数画面令人动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在袁隆平身后,青年人也向这位素未谋面的爷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您的禾下乘凉梦我们来接棒!这群年轻人,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坚强且独立,并且已经慢慢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青年干部要主动投身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激情干劲,努力在十四五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要全面系统学。学习党史这部厚重的教科书,要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二要持之以恒学。锲而不舍,争取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

三要辩证思考学。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结合实际学和用。

四要拓宽渠道学,我们身处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学习也应该与时俱进,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学习会、座谈会等机会,多途径,多方面深刻学懂弄通做实。

如果说老一辈人创造了中国的来路,那么现在的我们青年人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中国未来的前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为奋斗目标,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攻克难关,年轻干部要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夺绚烂光芒,让梦想在奋斗中照进现实!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46104号  苏公网安备32111202000229号
版权所有:镇江市丹徒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丹徒新城府前路1号办公楼3楼 邮编:202028
技术支持:鸿程信息